从正文移动 移动到主菜单

投资新闻

  • Home
  • Invest KOREA介绍
  • 信息中心
  • 投资新闻
韩国电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规避原材料上涨风险
创建日期
2022.04.19
        韩国电池材料公司A公司自2019年起一直与中国锂加工企业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但从今年年初开始该公司的合同转为签订以1个月为单位的现货合约。该公司去年签订大额长期合同时,按采购量打折,但今年由于锂供应不足,只能勉强增加锂的购买量。A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中国企业将合同转换为现货合约,价格也在持续提高。因为必须时刻确保原材料供给,所以没有时间协商价格,该公司只能不断续购。

○中国主导电池供应链

        据韩国电池业界4月11日消息,包括韩国成品、材料企业在内,全球电池行业正被中国企业所主导。中国企业实际掌控着矿物、化合物供应链。韩国业内分析人士称,随着锂、镍等电池核心矿物价格暴涨,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对于电池和成品车企业来说,在供需不稳定的情况下,及时确保原材料是企业当务之急。也就是说,在谈判过程中,中国加工企业正成为"超级甲方"。分析人士还称,或受此影响,韩国国内5家电池及原材料公司去年的原材料采购金额比前一年的14.8873万亿韩元(1人民币约合191韩元)剧增了34.3%,达到20.5万亿韩元。 2019年和2018年分别为10.3112万亿韩元和9.0073万亿韩元。

        韩国政府在2017年将锂、镍、钴、锰和钨选为第4次产业革命必需的五大核心矿物,目前这五大矿物的供应链全部由中国掌控。实际上,洛阳钼业等中国企业从2012年开始投资超100多亿美元,包揽了刚果钴矿山。企业相关人士表示,锂和钴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质。该人士还表示,中国是唯一能够大批量供应原材料的国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料锂的国际价格是以中国货币单位人民币定价,而非美元。世界锂储量60%集中在南美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盐湖等"锂三角地区",但中国是氢氧化锂、碳酸锂等二次电池锂化合物的第一大生产国。中国矿物企业很早就从南美和澳大利亚大量进口锂,然后经过第一次加工生产化合物。因此,中国锂储量虽然仅占世界5%至6%,但在锂价格上的影响力可达10倍以上,足以撼动全球锂供应链。

○通过研发投资确保成本竞争力

        韩国企业正在通过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或在海外建厂等方式,尽可能降低供给风险。 韩国浦项化学公司正在中国经营正极材料(浙江浦华公司)和前驱体(浙江华浦公司)的生产公司,并亲自参与资源开发。韩国浦项集团今年3月着手建设阿根廷盐湖锂商用化工厂。据悉,韩国LG化学公司也在考虑对海外矿山进行股份投资。LG化学计划本月确定与中国最大钴生产公司华友钴业在韩国建立的合资企业的股权份额。

        为了应对矿物价格的暴涨,韩国企业正在大幅扩大研发投资。韩国三大电池公司LG新能源、三星SDI、SK Innovation和韩国两大材料公司EcoProBM、浦项化学等的去年研发费用为1.9531万亿韩元,比前一年剧增了71.9%。与2021年的研发费用17.2%的增幅相比,投资金额增长率增长了四倍左右。业界相关人士表示, 在矿物价格暴涨的情况下,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发挥出产品良好的性能将决定产品的竞争力。

        韩国专家们强调,韩国电池企业有必要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度。韩国贸易协会首席研究员姜乃英(音译)指出,为了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性,韩国企业有必要改变价值链"基地",应该向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转移。

<著作权(c)属于韩国经济,禁止非法转载、转发。>

原文记事

阅读其他新闻

来源:韩国经济(2022.04.12)
元信息